本文摘自于古今名中医治疗养生绝技趣谈
春秋战国时期,东北地区的深山密林里有大量的野鹿群居。当地许多好奇的人都想观鹿逗乐,但人一出现,林中的野鹿就被惊吓而四处逃散。这就越发激起人们想了解这些自然生灵的欲望。

一天,几个山民费心谋划后,戴上自制的鹿头模具,躲藏在山林草丛中,用卷起的树叶吹出阵阵鹿鸣声,果然不多一会儿,引来了大群野鹿。

山民们透过草丛看到,野鹿雌雄相戏,有些还相互交配。奇怪的是,一对野鹿交配完毕后,雄鹿便倒“毙”于地。接着一群雌鹿围拢过来,发出悲鸣号叫,随即把头凑在一起,又四散离去,约莫半晌工夫,这些散去的雌鹿都衔着相同的草回来,原来刚才是为雄鹿寻药草去了。这些雌鹿把药草衔到雄鹿嘴边,磨来蹭去,没过多久,奇迹出现了:倒地的雄鹿竟慢慢眨动眼睛,醒过来了,而且就如刚从睡梦中醒来,重又神采飞扬,和雌鹿交颈摩肩,戏玩如初。

山民们看到如此情景都十分惊奇,想看看这药草是什么样子,便窜出草丛,把鹿群吓跑。近前一看,这草长着圆圆的叶片,香气浓郁,于是便随野鹿的足迹找到这种草的生长地,采集拿回家中。山区气候潮湿,许多人得风湿病,一些风湿筋骨肌肉关节麻木疼痛的人,试吃了这药草后发现效果很好,药草的功效便慢慢传开了。
可该给这药草取个什么名字呢?当时参与观鹿的几个山民提议,因为这草最初是鹿衔来的,就叫“鹿衔草”吧!
鹿衔草为鹿蹄科植物鹿蹄草或卵叶鹿蹄草的全草,味苦性平,入肝、肾经,有祛风湿、强筋骨、补肾健骨、止血等功效,主治风湿痹痛、肾虚腰痛、足膝无力、淋浊、吐血、鼻出血、月经过多等症。采新鲜鹿衔草捣烂外敷,对外伤出血、虫蚊叮咬也有很好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