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病例是06年十一期间的病例,今天我整理出来供大家讨论或借鉴。
伤食: 病证名。因饮食不当损伤脾胃所致病证。伤食也叫积食,吃的过多过饱,食物在胃中不易消化,引起食欲下降,厌食,恶心,呕吐,没有精神的一系列反映.
十一放假,2日应亲家之邀,我和女儿带着外孙上大兴的奶奶家。奶奶和爷爷在站点迎候多时,一到奶奶家,就感受到了爷爷、奶奶浓浓的爱。各种食品摆了一桌,山楂片、苹果、葡萄、西瓜、薯片、花生米、瓜子还有饮料,可谓应有尽有。
奶奶先给孙子一瓶喜乐多饮料,刚刚喝完,又吃山楂片、西瓜、葡萄、花生米等等。中饭都没怎么吃。我想,大人吃些乱七八糟的食品都受不了,更何况是一个刚刚16个月的孩子。到下午的时候,宝宝吐了一次,吐的量不大。晚饭也没有怎么吃,我想,可能是肚子不好受,晚上,又喝了点豆浆。
到了夜里11点左右,宝宝开始呕吐,小小的宝宝吐了一床。睡梦中的孩子,睡眼惺松地吐着,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真是什么忙也帮不上,宝宝呕吐的很难受,看来十分可怜,我们也是非常心疼,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伤食呕吐,症见呕吐酸臭,不思进食,口气臭秽,打酸臭嗝,脘腹胀满或疼痛不适,吐后自觉胃部舒适,夜卧不安,大便干燥,或泻下酸臭。
早上六点不到,宝宝就起床了。孩子是腹胀,难受。这时,宝宝开始拉稀了,基本是顺着肛门流,水样的便。整个一个伤食的典型症状。我由于在三元桥这边有病人,所以3日一早,我就离开大兴,回到三元桥。
宝宝又吐、又泻,反反复复于5日下午2点左右,由爷爷、奶奶护送回家。刚进屋,吃了点药,又吐了,拉也没止,一看宝宝,已经出现脱水症状。
回来后,我马上限制饮食,多饮水。以补充体内水分的丢失。同时,征得女儿的同意,在宝宝爸爸和奶奶不知情的情况下,我给宝宝针灸了双侧的足三里(不留针)。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针灸刺激足三里穴,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在神经系统方面,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在循环系统、血液系统方面,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在内分泌系统方面,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有双向性良性调节作用,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针刺或按摩足三里穴能治疗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如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炎、胃下垂等,解除急性胃痛的效果尤其明显,对于呕吐、呃逆、嗳气、肠炎、痢疾、便秘、肝炎、胆囊炎、胆结石、肾结石绞痛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等,也有辅助治疗作用。
针灸后,我有趁着宝宝睡觉之际,给宝宝艾灸神厥穴、中脘穴、气海穴及整个腹部,灸百会,灸足三里。
灸法除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作用外,另外在保健领域中也有很大的应用价值。神阙 即肚脐眼。神阙是人体最隐蔽、最关键、最要害的穴窍,长寿大穴。关元、气海、足三里是人体强壮保健要穴,我每天给宝宝灸1-2次,为的是提高宝宝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抵抗细菌病毒的侵害。从宝宝有病到治疗痊愈,我没有叫宝宝服用一粒药,就是用针灸不留针的方法,针灸足三里,然后艾灸神阙穴、关元穴和足三里,我感觉这些都是绿色疗法,对孩子不会有伤害的。可是,在治疗孩子疾病的时候,很多人不愿意选择给宝宝针灸治疗,认为很疼,其实这是个误区。现在更多的家长主张给孩子输液,我感觉“是药三分毒”无论什么药物进入体内,都有微量的毒素。
我们都爱孩子,但一定要有度。孩子太小,不会控制自己的食欲,我们大人就要把握好这个度,不能只要孩子张嘴,我们的食品就马上送入。孩子小,脾胃又比较虚弱,他已经架不住这么折腾了。稍有点点饮食不周,立即就会从胃肠中表现出来。孩子也知饥饱,但吃饭一定不能让孩子吃的太饱,无论大人、孩子都应保持8-9分饱,这样才能健康、长寿。
宝宝回来以后,我控制了孩子的饮食,控制了所有零食的摄入,让孩子成顿吃饭,不吃零食。慢慢调理,多方维护,到今天,宝宝的大便基本成形了。
我女儿和婆婆的关系处的很融洽,她是个善解人意的儿媳。虽然这次他的儿子吐泻,她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但,一点也没有责备婆婆的意思。她知道,婆婆是爱孙子的,只是爱的度,还掌握的不够分寸。这次宝宝有病,也许会因祸得福,用此代价换来奶奶,不会再由着孙子的性情吃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