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针长短大小各有所 施。不得其用。疾弗能移。病浅针深。内伤良肉。病深针浅。病气不写。病小针大。气血大甚。病大针小。气不泄泄。机按。今之针士。决痈用锋针铍针。其他诸病。无分皮肤肌肉血 脉筋骨。皆用毫针。余者置而不用。甚有背于经旨矣。于此而知九针所主。多系外邪薄凑为 病。用针施泻。深中病情。使今之人而有是病。针亦在所必用。若夫病邪大甚。元气已伤。
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诸脉之浮而常见
者。皆络脉也。诸络脉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复合于皮中。其会皆见于外。故诸刺 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去其血。留之发为痹也。凡诊 络脉。色青则寒且痛。赤则有热。鱼际络青。胃中寒。鱼际络赤。胃中热。其暴黑者。留久 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热气也。青短者。少气也。凡刺寒热。皆多血络。必间日一取。 大血尽而止。乃调其血实。
经曰。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络。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
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帝曰。内外之病。难易之治何如。伯高曰。形先病 而未入脏者。刺之半其日。脏先病而形乃应者。刺之倍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