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请中医看病,医生开出药方后,病人都要持药方到药房或药店去“抓药”,即请售药人员按药方的品种与分量配好一剂中药,为什么这一过程叫“抓药”呢?这得从唐代药王孙思邈说起。
唐朝初年,有“药王”美誉的名医孙思邈经常云游天下,到各地行医采药。无论走到哪里,只要当地生长着珍稀药材,他就不畏艰难困苦地去采集,或进入深山老林,或攀登悬崖绝壁,或穿越河川峡谷。由于采集的药材品种很多,它们的性味功用又不相同,所以不能混放在一起,为了便于分类放置和使用,孙思邈特意制作了一个围身,在围身上缝制了许多小口袋,凡采到一种药材,就装在一个小口袋里,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一天,孙思邈行医采药来到一个村庄,忽闻一阵狗叫,看见有一位妇女躺在地上,嘴里不断发出“哎呀哎呀”的痛苦喊声。原来她的小腿被狗咬伤了,鲜血直流。孙思邈急忙从围身口袋里拿出一种药来,给这位妇女敷上,不大一会,这位妇女小腿上的血就止住了,疼痛也减轻了许多。她的丈夫赶来,见此情景十分感激,忙拜谢药王的救治之恩。
孙思邈就是这样,采药走到哪里,行医治病就到哪里。每次诊病后他都很方便地直接从口袋里拿出药来,因为中药配方每味药药量不需很多,总是一小撮一小撮地抓出来,所以人们就称之为“抓药”。到了宋代,人们开药店为了使众多药物不易混杂,也仿照孙思邈的办法,将药柜做成一个格子一个格子的小抽屉,小抽屉再隔成4个小方格,以方便放置各种药材。小抽屉的外面写上中药名,而且相同功效的药材放在同一排抽屉中,这样抓药就很方便快捷。
以前有一些老药工,常年在药店抓药,甚至能达到一次用手抓药而药量“一抓准”的程度,每次用称验证都分厘不差,亲眼所见者都感到实在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