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在山西太行山下有一个小村庄,村里有一个名叫赵良的青年。赵良年方22岁,身体壮实,是个干农活的行家里手,家里的几亩田地都依靠赵良一人操持。
一年秋季,正值秋收农忙季节,赵良却突然得了“鼓胀病”,肚子胀大如鼓一般,大小便都很少,饭也吃不下,一天到晚只好躺在床上。请了几位当地的医生上门诊治,也吃了不少药,却总不见效。看着赵良病倒在床,自家田地里的作物无人收割,父亲万分焦急,最后托人请来一位老郎中。老郎中上门为赵良把脉后对其父亲说:“这病得赶紧治,拖久了会有生命危险,要治好这病,需要找一种野喇叭花的籽煎汤服用。”“野喇叭花籽?”病家没有听说过这种药,忙请老郎中指教。
老郎中说:“这种草如藤蔓状,开紫色喇叭花,它的籽能治这孩子的病,现在正是结籽季节,快去寻找吧。”
于是,全家人分头外出寻找,果然在一天内就采集了不少这种花籽回来。依照老郎中的吩咐,他们取一小把花籽煎汤给赵良喝下,赵良喝下药汤不久,就泻下不少水状粪便。服用这药几天后,赵良的鼓胀病治好了,又能生龙活虎地下田干活了。
赵良的父亲为了感谢老郎中的救命之恩,和赵良一起牵了自家的一头牛,专程到老郎中家道谢,要将牛送给老郎中以表心意,并向老郎中询问这救命草药的名字。老郎中坚决不收病家送来的牛,但对这草药的名字也一时答不上来,因为这种药当时药书尚未有记载。
老郎中想了想,笑着对赵良父子说:“牛是农家之宝,你们还是牵回家去吧,至于药的名字,这喇叭花籽药书还真的没有记载,也就是还没有名字呢。今天你们正好牵着牛来,那喇叭花就叫牵牛花,籽就叫牵牛子吧。”于是,牵牛子的药名从此便流传开来。
牵牛子为旋花科植物裂叶牵牛或圆叶牵牛的种子,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味苦辛性寒,有毒,有泻下逐水、祛痰杀虫之功效,中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水肿、腹水、大小便不利、脚气、痰饮咳喘、虫积腹痛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