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来自于-李家强
中国的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始于2003年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名扬天下。之后,“神舟六号”又载着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环游太空。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震惊世界。可谁能想到,“神舟”上天也有中医学的一份功劳。
在中国航天中心,有一个特殊的机构——航天员医监医保系统。其工作主要是研究在太空环境下人们生理功能发生的异常变化,并设法调节宇航员的身体状况,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太空环境。而调节人体生理功能,这恰恰是中医学的强项。因此,中国航天医监人员近年来围绕载人航天的中医辨证课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与研究,并在运用中医中药解决航天医学的两大难题——心血管功能失调和骨盐丢失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航天员医监医保系统专门为每位航天员建立了中医保健档案。每年的多次体检,中医专家都要运用中医理论对航天员望闻问切,辨证施治,对他们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用中药实施整体调理。虽然航天员的身体条件都非常优越,但是大负荷的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有时会使他们的身体出现某些功能紊乱,如疲劳、失眠、血压波动等。这时,中医中药的调理优势就可以充分发挥。从1998年至今,航天员中心设立的“中药茶房”,专门为每位航天员提供不同的中药保健药,很受航天员的欢迎。
据中国航天员医监医保部门的负责人披露,运用中国中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寻找解决航天医学难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他们首次提出载人航天不同时期的中医病机假说,以及分阶段、序贯使用不同方药提高航天员空间耐受力的思路,并成功研制出两种干预方药。“神舟六号”上天前,他们还准备了药浴、药茶、手法按摩、理疗等多种中医药疗法,为返回的航天员“舒筋解乏”。特别是针对平衡功能下降、心血管功能受影响、立位耐力下降这3个航天员返回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用中药专门研制出了“恢复1号冲剂”。
航天员由于各种训练以及上天后的失重状态,身体很容易出现不适和疾病,被统称为“太空运动病”。外国航天员出现“太空运动病”的比例相当高,达50%。但在具有中国特色的针对性训练以及中医中药的作用下,中国的3位上天的航天员没有一人发生“太空运动病”,中医在这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医药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也获得了国际航天医学界的高度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