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在讲爸爸妈妈的故事,有时候在我断断续续的思绪里面,想起来爸爸妈妈的一生,总会是热泪盈眶。有的时候心里哽咽,真的有写不出来的感觉。
很多人会说你的爸爸妈妈好,谁的爸爸妈妈不好呢?是的,当我们回忆起来自己的父母,都觉得我们的父母很好,但是,真有人的父母,只是生育了孩子,而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
我常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孩子,尤其是当孩子特别小的时候,父母的言行举止都会在孩子的心灵上烙下深刻的烙印。
由于我们家里的孩子特别多,当时家里的生意又都公私合营了,我出生的时候是在1952年的正月,那个时候,我们家已经没有钱了。由于公私合营了,爸爸也到百货商店去上班了。
当我记事的时候,我就每天看到妈妈缝缝补补,一天能納一双鞋底,由于买一双鞋是很贵的,爸爸的工资又不高。所以我们穿的鞋都是妈妈做的布鞋。
我家大姐是最大的,我和大姐相距的年龄差十四五岁。当时,没有人工作,只有爸爸一个人工作,我们六个孩子加上父母是八口人,只有爸爸一个人开支。
妈妈总是把,老大的衣服改了,给老二穿,老二的衣服改了给老三穿,就这样,到我们最小的,在捡剩穿的时候,那个布衣已经是非常非常不结实了。
妈妈就用这些特别不结实的布,打着搁布,然后,搓着麻绳,每天在煤油灯下,纳鞋底儿,给我们做鞋穿。
在我的印象之中,我就没看到过妈妈能够休息过,每天都是看着妈妈忙碌着,做饭,做衣服,改衣服,纳鞋底儿,做鞋起早贪黑忙忙碌碌。
要知道,在妈妈年轻的时候可不像现在做饭这么简单又有电饭锅,又有煤气。
妈妈每次做饭的时候都是烧的大灶火,烧着柴火烧着煤,拉着风匣。忙完了锅上忙灶下,我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会帮助妈妈拉风匣了。
我们小的时候都是计划经济年代。细粮是凭票供应的,每个人每月大米二斤,白面二斤,油每人每月3两。穿衣服,也是需要布票的。
有时候,妈妈做完饭以后,由于粮食的短缺,妈妈就给我们分饭吃。每次吃饭,我们都会细嚼慢咽,慢慢的品尝,米面的芳香。
我们都吃不饱饭,我觉得妈妈更是吃不饱饭,因为她把所有的饭,都给他的孩子们吃了。
每当回忆起来这些我就觉得,今天的日子,简直是太好了,每天都像过年,而且每天都比我们小时候过年的时候还要好上上百倍。
常常我会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如果人生活在蜜罐子里面,他就不知道今天的生活有多好,只有吃过苦受过累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甜蜜。
未完待续